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机制,深化商会与会员单位的协同效应,2025年4月17日,上海市通化商会会长崔萍率队赴商会理事单位上海恒隆律所开展专题调研。本次活动以"深化协作对接需求 法治护航企业发展"为主题,通过实务研讨、法律体检、案例解析等形式,搭建起法律服务机构与实体企业的高效沟通平台。商会理事、 臻麒骥(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窦月彬;商会理事、上海市民立进修学院院长程波;商会会员、上海薇凯医疗美容门诊部技术院长(中国)汪梅;商会秘书处等同志参加了调研交流活动。
一、精准对接需求 深化服务内涵
崔会长一行抵达位于上海市徐家汇的上海恒隆律师事务所。商会理事律所合伙人王涵律师带领参观办公环境,重点展示其智能法律服务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已建立的企业合规案例的知识库,用工风险预警等实用功能。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崔萍会长开宗明义指出:"本次走访是商会服务升级活动的重要一环。我们不仅要当好政策传导的'扩音器',更要成为资源对接的'转换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帮助企业构建法律'防火墙',是我们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王涵律师说:作为沪上知名律所,恒隆律所长期深耕企业法律服务领域,该律所成立于2005年,主要承办金融、涉外、公司、知产、刑事、法律顾问和综合法律等方面的诉讼及非诉讼业务。事务所具有雄厚的力量,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全面办理各类业务作为事务所的宗旨。
王律师还悉心准备了PPT,就企业风险防范、企业合规内容、合同审核、劳动用工风险、争议解决等民营企业十分关注的几个方面作了风险提示。
二、聚焦实务痛点 共商应对之策
在专题交流环节,与会企业家结合自身经营实际,提出了诸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臻麒骥供应链公司总经理窦月彬、上海市民立进修学院院长程波等分享了各自以前合同纠纷、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案例;上海薇凯医疗美容技术院长汪梅则关注医美行业特有的知情同意书法律效力、医疗事故责任划分等专业领域。针对这些实务痛点,王涵律师建议企业建立"合同履行动态监测机制",对长期合同设置分段履约条款。对于医疗美容行业,特别提示要完善术前风险评估体系,建议引入第三方见证制度强化证据留存。
为提升服务实效,王律师创新推出《企业法律体检自测表》。这份评估工具涵盖公司治理、合同管理、劳动人事、知识产权、财税合规、经营合规、争议解决七大模块,通过28道精准设问,可快速完成法律风险初筛。现场体验的企业家反馈,该表预警系统,能直观呈现企业法律健康度,对提升风控意识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三、构建长效机制 赋能企业发展
崔萍会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本次走访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创新服务形式,将被动咨询转为主动筛查;二是深化专业赋能,建立法律专家"智库";三是强化协同效应,促成会员单位间战略合作。她特别指出:"我们要将这种'沉浸式'服务模式常态化,类似这样的专项走访,覆盖高新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
四、凝聚发展共识 擘画未来蓝图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走访调研,更是商会服务理念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通过构建"商会搭台、专业赋能、企业受益"的良性生态,有效破解法律资源供给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正如程波院长所言:"这种精准对接的服务就像及时雨,既解答了具体问题,更教会我们建立系统的风险防控思维。"
随着《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深入实施,法治化建设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上海市通化商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深化"政会银企"四方联动、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培育合规文化等系列举措,助力在沪通商练好依法治企"内功",为上海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贡献通商力量。
此次走访活动在热烈的讨论中落下帷幕,但商会服务企业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上海市通化商会将以实际行动诠释"服务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书写新时代商会改革发展的崭新篇章。
沪 通 天 下
商 惠 未 来